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银行业未来发展前景(银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2023-10-27 9319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是什么
  2. 国有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前景
  3. 银行发展前景怎么样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主要从事传统的金融业务,其他金融业务则由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但是 20世纪 70年代以来,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逐渐被打破,特别是西方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从专业化逐渐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商业银行除短期贷款为主要业务外,还兼营其他业务,可以说商业银行的业务已经逐渐走向多样化,综合化,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都可以经营。

  

所谓负债和资产业务的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负债和资产业务方面更加注意通过金融资产的创新和增加债务型资本扩大银行的资金来源。

  

商业银行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大大推动了银行业务自动化,综合化和服务全面化,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概念和运作方式,提高和推动了银行高层人员的宏观管理水平,从而大大增强了银行的竞争力。

  

4、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国际化的趋势

  

银行业务的国际化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各国监管当局对银行业监管放松,导致银行业务的全球性竞争日益加剧,从而促使大的银行集团在银行服务的世界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加速银行业务的国际化进程。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英文缩写为CB,是银行的一种类型,职责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主要的业务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

  

自2014年8月1日起有条件免收个人客户账户管理费、年费和养老金异地取款手续费,并降低部分收费标准。个人跨行柜台转账汇款手续费最高50元封顶,对公跨行柜台转账汇款手续费200元封顶。

  

1、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许多互联网+的行业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些类型的创业公司也成为了风险投资界的宠儿。

  

2、 比如已经非常成熟的行业有:互联网+购物,互联网+旅游,互联网+交通,互联网+餐饮等等,这些行业的飞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让普通人享受到了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红利。

  

3、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与水、电同等重要的基础设施,许多行业已经实现了与互联网技术的完美融合,然而还有一个行业在与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那就是互联网+金融行业。

  

4、目前来看,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的移动支付金融公司为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提供了很好的应用范例。同时诸多P2P金融企业的兴起也为互联网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

  

5、这些科技金融公司的兴起和发展,解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痛点。比如支付宝在地方城市生活中的许多应用,让人们非常方便的通过手机缴纳各种生活费用,解决了过去在银行网点排队浪费时间的痛点。优质的P2P理财平台一方面解决了平常人们在银行理财收益低的痛点,同时这些公司也成为了许多中小型创业公司的融资平台,解决了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贷款难的痛点。

  

6、仔细分析发现,这些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业务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就是因为商业银行过去对于这些业务不够重视,他们留下的业务空白,正好为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

  

7、这样的发展场景让我想起了美国流媒体公司奈飞公司的发家史和曾经的巨头百事达公司的衰亡史。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耐飞在十几年间从一家初创公司发展成为了流媒体行业的巨头,而百事达公司开始时不重视互联网技术在CD碟片租赁市场的应用,当他们发现自己已经落后与这个互联网时代想要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时已经为时已晚,最终他们从一家拥有近万家门店的行业巨头逐渐走向衰落,最终于2010年申请破产保护。

  

8、那么新型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传统银行的未来的发展是否也会走向这样类似的道路呢?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大,但是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发展也为传统银行带来了很大的改革压力。

  

9、传统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分为三大方面:

  

10、首先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从中赚取利息差,这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存款对于银行来说是发展贷款业务的基础,因此吸收存款的能力是决定一家银行盈利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当前各家银行都特别重视揽储的原因,目前来说,国有四大银行的吸收存款能力无疑在整个银行业中还是最强的。因此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他们还是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11、另外两个利润来源是银行自己的投资和通道业务费用,前者比如国家发行的国债大部分都是商业银行买的,后者是指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代理发行理财产品,为其他公司筹集资金,商业银行从中赚取通道费用。

  

12、这几个方面的利润来源的主营业务对于其他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一时很难与传统商业银行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态势,因而国有四大银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还是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13、二,国有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4、目前我国的银行分为以下几类:1,中央银行,也就是中国人民银行;2国有商业银行,比如中、农、工、建四大行;3,股份制商业银行,比如招行、浦发等等;4,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5,政策性银行,比如国家开发银行。

  

15、其中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各家商业银行则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但是由于银行在整个金融行业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他们在以营利为目的的同时还要承担调节国家经济冷热的重任,这样的基础地位决定了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一定是有政府占据主导地位。

  

16、同时作为国有银行,他们在国家很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需要提供贷款方面的优惠和支持,这些特殊的社会背景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在未来的国民经济中任然拥有决定性的地位。

  

17、综上所述,传统商业银行在未来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还是处于基础性的决定地位,但是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也逼迫着传统银行业要加快改革的步伐。

  

18、目前来看各家商业银行业在积极参与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建设,比如每家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手机银行APP,通过利用大数据和人行征信系统结合筛选合适的目标客户,为其提供中短期个人商业贷款,同时也有不少的商业银行在积极布局区块链技术,为未来的区块链技术提供广阔的应用的场景。

  

19、这些积极的改革让国有商业银行在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作为大型国企,最重要的改革在于去行政化的管理形式的改革,以及员工考核和奖励机制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的彻底与否也将决定一家银行未来的发展前景。

  

20、作为关系着国家经济命脉得很行业,商业银行在未来无论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如何的发达都不会被淘汰,但是具体哪些银行在为来会继续处于巨无霸级别的垄断地位,哪些银行随着新技术的落地以及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而遭到淘汰还存在不小的变数。

  

——预见2023:《2023年中国银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工商银行(601398.SH)、农业银行(601288.SH)、中国银行(601988.SH)、建设银行(601939.SH)、招商银行(600036.SH)、平安银行(000001.SZ)等

  

本文核心数据: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变化;中资全国大型银行存款规模;中资全国大型银行贷款规模;存款基准利率;贷款基准利率;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银行业净利润;各省市银行数量热力图;存、贷款市场份额

  

根据银行的功能、股东背景、以及服务范围,我国银行体系划分为央行,即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此外还有民营银行、农信社、外资银行、台资银行、互联网银行等,均属于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生态分析:数字化转型赋予行业新动能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板块主要可以划分成五大板块,分别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银行间业务、国际业务。其中,贷款业务以及存款业务是银行最核心的两大业务,在整个银行业产业生态中,可将存款业务(资金来源)视作行业上游、将贷款业务(资金去向)视作下游。

  

此外,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发展到新高度的今天,银行业产业生态中,金融科技作为银行体系的重要支撑部分,是连接客户、业务以及银行本身的重要纽带,贯穿银行各类业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数字赋能银行业主要通过将有效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后呈现反馈结果,以此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通常,各类呈现成果在银行业的应用主要包括投资产品的精准营销、更加完善与安全的风控系统等。

  

从狭义的银行业来看,目前,我国银行业参与者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分别来看,根据银保监统计,截至2022年6月,我国政策性银行共有3家,分别为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共有6家,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行共有12家,包括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城商行有130家,包括成都银行、长沙银行、北京银行等;农商行共有1569家,包括上海农商银行、苏州农商银行等。

  

行业发展历程:从商业化改革到数字化转型

  

银行业作为我国经济金融的基础,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持续根据市场以及国家总体情况进行探索与改革,逐步完成了从完全由国家接管,到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根据王国刚发表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期刊的《中国银行业70年:简要历程、主要特点和历史经验》,1979年至今,我国银行业发展主要可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9年至1992年,为探寻市场化发展阶段,期间我国银行信用机制建立、设立了股份制银行,银行开始独立经营。第二阶段为1992年至2001年,为市场化改革阶段,期间我国银行专业化运营方向得以确定,银行的商业任务与政治任务进行了分离,此外银行的法制化建设持续推进,建立了银行间市场。第三阶段为2002年至2017年,该阶段为国际化改革阶段,期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改上市,同时央行开始发行债券。银监会的成立是的银行业风险控制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此阶段内我国多家银行设立了境外分支机构,国际化发展步入正轨。第四阶段为2017年至今,我国银行业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的能力。近年来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依托云计算、数据库、区块链等计算机技术的银行业务持续创新,为银行带来新的成长动能。

  

——中国银行业总体资产规模持续上升

  

我国银行业规模持续增长,增速总体较为稳定。根据银保监数据,2017年至2022年,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持续增长,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摸占全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最大份额。2022年,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达379.4万亿元,同比增长10.05%,连续两年同比增速均在10%以上。

  

从我国银行业的资产份额来看,大型商业银行资产份额占比最大,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40.4%;股份制银行占比为17.6%;城商行占比为13.4%;农村金融机构占比为13.4%;其他金融机构占比为15.2%。

  

从存贷款规模来看,我国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的存款规模持续上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2017年至2022年,我国中资背景全国性大型银行各项存款规模从79.31万亿元增长至119.24万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达8.50%,2022年同比增速为13.30%。从存款项目细分来看,个人境内存款规模占各项存款比例最大,且占比持续提升由2017年的47.45%提升至2022年的53.05%。2023年1月,我国各项存款总规模为123.42万亿元,个人存款规模达66.79万亿元,占各项存款总额的54.12%。

  

从贷款规模来看,我国中资背景全国性大型银行各项贷款规模持续上升。2017年至2022年,我国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各项贷款规模由59.47万亿元增长至102.63万亿元,五年复合增速为11.53%,快于存款规模的复合增速。2022年各项贷款规模同比增速为13.16%。从贷款项目细分来看,中长期贷款占比最大,且占比缓慢提升。2017年至2022年,我国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中长期贷款规模由43.73万亿元增长至77.9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规模比例由73.54%提升至75.94%。其中,2021年中长期贷款规模占比达78.11%。2023年1月,我国各项贷款规模合计为105.4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规模为80.08万亿元,占比达75.91%。从金融增强服务实体能力的角度来看,增加中长期贷款发放有利于对实体经济形成支持作用,且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等均需要大规模的投资,中长期贷款需求长期不减。

  

——中国银行业基准利率低位稳定

  

从存款利率来看,1994年至今,我国存款基准利率经历了高位回归,目前正处于历史地位点,已超7年处于稳定不变的水平。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23年2月我国存款基准利率各项指标分别为:活期存款利率0.35%、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1.1%、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5%、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75%、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4.75%。稳定的利率有助于市场平稳发展,更加适合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金融市场情况。

  

从贷款利率来看,1994年至今,我国贷款基准利率变动趋势与存款基准利率相同,目前超7年我国贷款利率处于稳定水平,且为1994年以来最低。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23年2月我国贷款基准利率各项指标分别为:1年内短期贷款利率4.35%、1至5年中长期贷款利率4.75%、5年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3.1%、5年以下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2.6%。

  

——国有行、股份行风控能力优异

  

从银行经营角度来看,不良贷款余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银行的信用风险。2017年至2022年,我国不良贷款余额增速历经先增后减,在2019年达到最高值18.72%,后增速快速下降,2022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仅为4.56%。从细分银行来看,股份制银行在控制不良贷款方面表现优异,2017年至2022年,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较少,仅由2017年的0.39万亿元增长至0.51万亿元,五年复合增速5.86%。

  

另一方面,资本充足率作为对法人银行监管的核心指标,可在较大程度上反映银行的经营风险控制能力以及风险抵补水平。根据银保监数据,2017年至2022年,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总体有所上升,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表现优异,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由2017年第一季度的14.14%上升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17.76%。而民营银行、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其中,民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波动较大,由2017年高点24.98%降低至2022年的12.40%,与农商行资本充足率相近。

  

注:该图表数据更新至2022年12月

  

从净利润来看,2018年至2022年,我国银行业净利润总体呈现上升态势。2018年,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达2.30万亿元,同比增速为5.50%,4年复合增速为5.88%。其中,大型商业银净利润占比最高,2022年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净利润达1.29万亿元,占商业银行净利润比例56.23%。

  

从资产利润率来看,2017年至2022年,除民营银行有小幅上升以外,我国银行业资产利润率总体呈现波动下行趋势。截至2022年12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中资产利润率最高的为民营银行,达1.03%,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中资产利润率唯一突破1%的机构。此外,大型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的资产利润率较高,分别为0.88%、0.79%。

  

——区域竞争: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广东、四川为银行业发展聚集地

  

从银行的区域分布来看,根据企查猫数据,我国银行业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广东以及四川,与我国经济发展区域格局较为符合,主要原因为银行业是支持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部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广东、四川对于结算需求、投融资需求等金融需求较欠发达地区更显著,与银行业形成相互促进的发展局面。

  

——企业竞争:国有商业银行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我国银行业竞争者众多,竞争梯队明显,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市场定位有所区别,同时协同发展,为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市场份额分割长期保持较为稳定的局面。从市场份额来看,工商银行在存款市场、贷款市场均位于首位,市场份额分别达10.58%、11.80%。国有商业银行共占贷款市场、存款市场规模比例43.68%、47.01%。

  

——“十四五”规划推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

  

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主要为数字化转型驱动单位时间业务完成量快速上升、投资理财产品的精准营销以及与各行业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带来的盈利能力、风控能力的大幅提升。近年来,我国颁布多项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政策文件,推进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同时进一步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预测:数字化渗透率持续提升

  

根据IDC预测,未来五年,我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将实现如下进度: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