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灯饰行业发展(灯饰行业发展前景)

2023-10-27 9245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灯饰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 灯具发展历史
  3. 灯饰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4. 灯饰照明行业未来前景如何

1、以环保节能为主题的LED行业来说,LED灯具企业可以说泛滥,一个新的技术突破,投资LED技术的灯饰企业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据统计,中国LED行业年产值上亿企业已经超过了140个。如此众多的品牌,但是龙头企业缺乏。

  

2、从市场角度看,中国LED企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3、LED照明行业发展迅速。2010年LED照明已经开始发酵,与2009年相比市场需求量大增,做LED封装、LED显示屏的企业也纷纷进入LED照明领域。目前中国市场上只做LED封装的企业数量已经很少,大部分做封装的企业已经开始研发和生产LED照明产品。LED应用领域的企业界限已越来越模糊,各企业LED产品线越拉越长。虽然技术水平与前几年相比LED产品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大部分企业以价格占领市场,却牺牲了产品的质量,也导致了产品利润率逐渐下降。不过已有不少LED企业开始提高研发投入,往高技术、高附加值、智能化产品方向发展。在封装和应用端,个别企业的部分产品已经可以和国际LED厂商同台竞技。即便如此,但是LED芯片企业整体利润低。LED芯片企业目前整体上投入很大,但2009年LED芯片行业销售额仅20多亿元人民币,并且大部分LED芯片企业为负利润或没有利润。LED芯片企业2009年底达62个,随着LED芯片企业大规模投入和台湾等地的技术引进,预计未来几年中国LED芯片将会有非常大的发展。

  

4、出口占据重要位置,国内市场疲软,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LED企业,不少企业出口占据了50%以上的比例。主要是因为LED产品价格相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仍然偏高,中国LED应用产品销售主要集中在商业照明和市政工程,普通消费者接受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LED企业间兼并情况很少。目前市场上很少有LED企业间相互兼并情况,各企业基本靠自身力量进行扩大规模。相对于市场上数千家的企业而言,企业间的兼并比例可以忽略不计。主要原因是LED市场仍然未成熟和充分竞争,多数企业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不过,相对于兼并重组数量少的情况,中国每年LED行业进入和退出的企业非常多。

  

5、毋庸置疑,品牌是企业战胜危机度过难关的钢铁铠甲,因此,要增强灯具行业在危机面前的抗风险能力,必须在发展品牌上下功夫,要开创一条有特色的灯具品牌发展之路。

  

6、实施多品牌战略,很多企业这样推行,在多品牌的操作过程中,多种品牌之间的销售和市场是完全分开进行的,但它的研发生产和组织管理是资源共享的,这无疑优化了资源,使得企业资源可以充分利用。用不同定位的产品去争取更大市场,细分灯饰产业领域的蛋糕,从而使整个市场的占有率提高。不仅仅扩大了企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对于企业来说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讲到灯最早的发明和使用可追溯到公元前7万年。那时,没有金属和铜可以用来制作灯,那时的人就用中空的石头和贝壳取而代之。这些中空的石头里被放满了苔藓和其他植物,然后浸在动物脂肪里。动物脂肪可以代替油,第一盏灯就是这么诞生的。

  

在中国,据出土的甲骨文记载,人类早在殷商时期,就会使用松脂火把照明。到了周朝时期,青铜器和陶器的大量使用,为灯具的出现创造条件。春秋战国时,照明用的灯具开始出现,豆就是当时照明所用的工具,它是依照当时的食器——豆的形状制成。

  

当时人们是用豆脂作为燃料,将豆脂盛放在陶制的小碗里,放上一根灯芯,点燃照明。从古体字的“灯”就能看出,灯是从豆演变而来的。古籍中有记载:灯源于豆,瓦豆谓之登。

  

战国时期的灯具以青铜质为主体,多为贵族使用器,陶质灯因为传统的陶豆无异,往往被称为陶豆,并没有归于灯类,这类灯为下层社会所用,战国时期的灯具除了个别多枝灯外,大致可分别人俑灯和仿日用器形灯两大类

  

到了秦代,灯具铸造极其华丽。《西京杂记》卷三记载:“高祖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尤其惊异者,有青玉五枝镫,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镫,镫然,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

  

两汉时期,我国的灯具制造工艺又有了新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达到了一个里程碑般的高度。对战国和秦朝的灯具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并且由于这一时期盛行“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丧葬观念,使本为日常生活用具的灯具也成了随葬品中的常见之物。众多出土文物表明,这一时期的灯具不仅数量显著增多,材质和种类也有新的发展,这说明灯具的使用已经相当普及。从质地上看,在青铜灯具继续盛行、陶质灯具以新的姿态逐渐成为主流外,还出现了铁灯和石灯;从造型上看,除人俑灯和仿日用器形灯之外,还出现了动物形象灯;从功用上看,不仅有座灯,还有行灯和吊灯

  

在我国的灯具史上,成就最高的釭灯也是出现在西汉。这种灯是供宫廷贵族使用的青铜灯,灯的火苗上方带有连着烟管的烟罩,灯烟可以经由罩和管排入蓄水的灯身里达到“取光藏烟”的环保效果。其中最著名的釭灯就是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出土的“长信宫灯”。

  

唐代出现节能省油灯,俗话中常说:“某某某不是省油的灯。”用来形容某些人比较厉害,刻薄。其实,这里的“省油的灯”在历史中真正出现过,唐朝中晚期,四川成都附近的邛窑烧制的省油灯就是真正的节能

  

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巅峰之一,各项技术的运用已经相当成熟,其中,举世闻名的唐三彩就是最佳代表。其实,在灯具中就已经开始运用彩陶技术。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灯具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最突出的表现是灯具和烛台的质地和种类更加丰富多彩。在质地上除原有的金属、陶瓷、玉石灯具和烛台外,又出现了玻璃和珐琅等材料的灯具。种类繁多、花样不断翻新的宫灯的兴起,更开辟了灯具史上的新天地。

  

宫灯作为我国手工业制作的特种工艺品,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直到今天在一些豪华殿堂和住宅里仍能发现宫灯造型装饰。

  

自清末,煤油灯引入中国,美观的灯具,先进的燃料,以及科学的燃烧方式及数倍于老油灯的亮度,很快吸引了国人的眼球。

  

最早使用电灯的地区,是上海的租界。帝国主义在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清光绪八年(1882年),英国人李德立氏提出开办电气公司的申请,不久就得到当时公共租界工部局的批准。根据史料记载,电气公司成立后,第一批安装电灯的有:虹口招商码头4盏、理查客栈4盏、外滩公园5盏……共计15盏。

  

光绪十四年(1888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将发电设备和电灯作为贡品献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电灯本应在这时用于宫中照明,但由于受到宫廷内部保守势力的反对,未能使用。据清宫内务府档案及金易先生《宫女谈往录》记载,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宫中均未使用电灯,仍以烛光照明。但这并没有阻止电灯在颐和园和西苑(今中南海)使用

  

1903年,天津成立了中外合资的电灯公司。

  

1904年,北京也成立了京师华商电灯公司。以此为标志,电灯开始由宫内向宫外发展。

  

中国灯具工业最早起源于上海。上海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现代城市,使用现代灯具也最早,约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规模使用电灯。

  

1921年,民族工商业者胡西园等试制成功第一只国产白炽灯。随着白炽灯生产的发展,其他光源产品也相继问世。

  

1927年,许石炯试制小电珠成功,并在闸北东洋花园开设公明电珠厂,生产日月牌、光荣牌2.5伏、3.8伏小电珠、圣诞泡。产品畅销长江流域及华北一带。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中国民族灯具工业遭受到国外洋品牌及国内落后势力的双重压榨和排挤,再加上灯具工业缺乏赖以生存的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因此在解放前中国只有上海等少数几个城市拥有灯泡厂,而且这些灯泡厂大多经营困难,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现代灯具工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是中国现代灯具发展的初潮。在这一段时间里,一大批新型现代化建筑的建设和装修向当时的灯具行业提出了挑战,并刺激着灯具工业的发展。

  

这时候中国灯具工业再不仅仅只能生产普通白炽灯泡、马路弯灯、机床灯、船灯、工地投光灯、照相灯、舞台打光灯、日光台灯、轧床灯等,而是不断研制出更先进更现代化的灯具。这其中既有环境安定,国家对于灯具行业的支持有关,又与当时照明行业的实际需求有关。

  

1954年,上海建造“中苏友好大厦”,配套灯具由上海3家灯具厂承制。经过将近1年的努力,灯具企业制造出大型吊灯、壁灯、吸顶灯等各类灯具。那盏高耸塔尖、不变形、光色好的五角红星标志灯,就是当时这个临时工场制造成功的。这些灯具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灯具工业已经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这一时期上海灯具工业的发展是全中国现代灯具工业发展的代表和缩影,除了上海外,北京、天津、武汉、广州等各大城市也相继建立灯具厂。

  

1963年,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室和亚明灯泡厂年我国第二代光源荧光高压汞灯。此后,第一盏氢灯、第一盏氪灯、金属卤化物灯相继问世并量产,中国电光源产业因此也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上海对中国电光源产业发展功不可没。

  

提到中国电光源产业的发展,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中国电光源之父”蔡祖泉。从20世纪60年代始,中国电光源产业的每一项科研成果几乎都和蔡祖泉有关。

  

1961年,蔡祖泉与同伴们初探我国科学家的“空白领域”———电光源,着手研制国内的第一盏光源——高压汞灯。同年,复旦大学电光源小组成立。我国电光源史上第一个氢灯、第一个高压汞灯、第一个氪灯、第一个长弧氙灯等一系列成果陆续从他手上诞生。

  

从1949年到1965年,中国灯具工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灯具产量急剧增加,灯具种类大大丰富,部分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电灯快速普及的时期,城市开始普及电灯照明。

  

中国灯具工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十年动乱时期灯具行业受到很大影响,使原本基础薄弱的灯具工业遭遇停滞的命运。这样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灯具发展的新一轮高潮才初现端倪。

  

1979年,上海率先成立专业的灯具照明公司。一年以后,北京、天津、广东、浙江、湖北、江苏等地也先后建立了灯具公司。

  

到1985年,全国已有160个生产照明灯具的专业厂。

  

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期,消费者对节能产品的大量需求,呼唤出一系列节能新产品,如小夜灯等。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安全质量成为消费者共同关注的课题,于是一批企业创出自己的灯具灯饰品牌,该类产品至今还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

  

众所周知,节能灯取代白炽灯被称为照明领域的第二次革命,发展至今,LED照明产品以目前发展来看取代传统节能灯是大势所趋,将成为照明领域的第三次革命

  

1、前景还可以,参考《中国灯饰招牌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中国灯具行业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各个大型灯具市场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但当前的竞争格局并不利于中国灯具行业的长远发展。

  

2、历年以来,各个灯具生产厂家生产的灯具产品都类同、缺少从工艺美术技术上设计或从质量上提高和创新,尤其许多厂互相模仿他人产品降低材料质量等级而形成价格上恶性对杀,而普遍造成需求者对各灯具经营商信誉受损,许多生产高端灯具产品的企业受到不良一些厂家灯具产品的冲击,不少生产高端灯饰企业或经营高端灯具产品的经销商都面临着巨额的银行贷款或投入的资金被困而艰难的经营着。

  

目前这个行业由于生产过剩,再加上房地产不景气,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经济不再追求以前那种粗放型的发展,而是内涵式增长,蛋糕已经做得很大了,但是做得不好,价格卖不高,就像灯饰行业那样,价格战只会让行业陷入发展的死胡同,所以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定是专业市场的不断纵深,而蓝海市场是必将在专业市场产生。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来看看产业的发展路径:手工生产---机械生产---标准化---同质化---规模化---资本化---集约化。手工生产的生产率低下,必然会过渡到机械生产,而机械生产的特性也造成了灯具生产的标准化,由于标准化的大范围的推行,这就产生了同质化的灯具大量涌入市场,使得行业靠打价格战才能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下来,行业利润不断被压缩,为了增加利润,有实力的厂家和经销商只能硬着头皮去扩大生产规模,由此进入规模化,没有实力的厂家和经销商只能沦为巨头垄断路上的垫脚石,垄断需要大量资本的支持,行业资本化就出现了,银行和金融家开始不断蚕食这个行业,最终通过资本入股,左右或者控制了巨头们,结果就是集约化的生产了。这时的行业利润才真真正正地上去,但是这个场景不会持续太久,因为消费者不满意这种局面啊,这灯卖的这么贵,所以自然而言会有人跑出来打破这种局面,新品牌就出现了,之后经过一系列惨烈的市场角逐,又回到了规模化---资本化---集约化这条老路上,不断的推动灯饰行业的螺旋式上升。而目前灯饰行业处于规模化向资本化方向过度,要想在未来几年不背吞噬,中小经销商和厂家只能往专业市场方向发展,通过细分市场来错位竞争。而目前当务之急就是清理库存,盘资金流,找准市场细分的方向,联合建立自己的品牌。对于清库存,我在这里推荐一个专门为灯饰经销商清理库存的网站——去旧灯网(79灯网),这个网站的理念是共享全国经销商的灯具库存,只针对经销商和工程队设计师开放,致力于为经销商清理库存、拉动营收、拓展人脉的,所有灯具都是库存产品或者新品,一样的质量,一样的规格,但是价格可以和厂家有得比,甚至比厂家还低,目前灯饰行业的生产过剩,经销商把库存清理掉才是发展王道,盘活资金流再谋求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