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白酒业发展趋势,以茅台为代表的高端白酒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在业绩端反映为收入利润的双双大幅增长,同时估值得到抬升,两者合力作用下,茅五泸等高端白酒标的股价过去一年中普遍涨幅在 70%以上。渠道方面,茅台一批价从 2016年三季度末的不足 900元涨至当前的 1300元,全年计划量增至 2.8万吨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渠道处于极度缺货状态;五粮液从去年末实现顺价以来,最新批价已站上 800元,公司在稳定市场价格方面做出大量努力,经销商盈利空间提高;老窖方面去年以来也是多次提高国窖 1573计划内、计划外出厂价,全年销量将在之前 3000吨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次高端方面,我们看到包括水井、沱牌、汾酒、洋河等在内的拥有一定品牌力的酒企,或通过梳理产品、或通过下沉渠道,产品结构得到显著优化,同时在业绩上也取得了不错的增长。 300-500元的次高端价位段作为承接中档及高端的桥梁,凭借其较高的性价比,正在被不断增长的商务及民间需求所青睐,随着高端酒价格的增长,次高端的市场空间势必将进一步扩张。中端酒方面则主要受益于消费升级,大众白酒消费从普通地产白酒向品牌白酒上移,通过核心单品对 100-200元市场的提前卡位,以古井、口子等为代表的中端酒在这轮行业的恢复性增长中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扩张空间。
在中高端白酒企业增长的同时,无法掩盖的是低端酒市场的衰退。品牌酒企持续的渠道下沉,对无品牌或是品牌力弱的小酒企形成挤压式增长,使得小品牌市场的收缩成为常态。我们认为,未来的白酒市场将逐渐从当前的金字塔形向椭圆形转变,低端产品市场的萎缩和中高端市场的持续增长确定性正在增强。
需求的好转使得白酒生产企业在 2016年等来了久违的涨价潮,如果说上半年洋河、古井的涨价更多地还带有试水的性质,五粮液的涨价也包含稳定市场的用意,那么年末诸多品牌的提价,则是在切身体会到行业回暖后的顺势而为。在经历了 2012年来历时数年的行业调整期之后,酒企也亟需这样一个行业机会来释放自身被长时间压制的提价诉求。从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由于大众消费能力增强降低了对价格的敏感性,本轮品牌酒企提价对于需求的影响非常有限。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价格的提升反而衬托出了高端及次高端白酒的稀缺性,针对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特征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在出厂价提升的传导作用下,批价及终端价也随之走高,厂商、经销商和终端共同获利,渠道的稳定性增强。
白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其生产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贵州仁怀、四川宜宾、四川泸州,这三个地方有着全球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蒸馏酒产区,其白酒产业集群扛起中国白酒产业的半壁河山。
白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与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和金酒并称为世界六大蒸馏酒。我国白酒行业整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名酒企业扩大产能,以平稳销售为主;此后经历了高速扩张,商务消费促进行业发展,并且各大酱香型龙头企业凭借超强的品牌力、产品力和渠道力引领白酒行业的发展。目前,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快速增长带动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升级需求逐渐显现,龙头企业马太效应凸显。
2012年12月,《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要求:接待工作不安排宴请,不喝酒,更是对军队接待工作中饮酒亮出了红牌。之后,各地方政府又陆续出台地方版“禁酒令”。中国白酒行业前期积累的产能过剩、社会库存过大等问题快速爆发,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全行业产量增速大幅下滑,但我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的产量直至2016年仍保持了正向增长,达1358万吨。经过前期深度调整以及消费升级推动,分化发展成为2016年以来白酒行业的总体特征,落后产能持续出清,白酒行业整体产量持续减少。2019年,白酒产量已下降至786万吨,2020年上半年,白酒产量只有350万吨,预计2020年全年产量在700万吨左右。
白酒行业需求主要来自政务需求、商务需求和个人需求。在三公消费受限后,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政务需求出现大幅下降,目前处于低位且短期难以改善;商务需求受宏观经济发展影响较大,而当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且短期预计不会有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因此需求提升的可能性较低;个人需求变化来源于消费升级,“少喝酒、喝好酒”成为共识。所以,中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与产量走势基本保持一致,但因为近年来高端白酒的品牌溢价,其价格仍处于高位,并且带动次高端白酒价格持续走高,致使白酒行业销售收入波动幅度较白酒产量较小。
中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在2017年和2018年有明显下滑;2019年,受个人需求拉动,中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增长至5672亿元,同比增长5.74%。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及蔓延直接影响了白酒春节旺季的消费,白酒行业销售收入较2019年同期大幅下降,仅有2737亿元。
白酒行业在2020年第二季度逐渐复苏
新冠疫情直接影响了白酒春节旺季的消费,2020年上半年,白酒上市公司收入及利润增速均较2019年同期有明显下滑。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白酒行业的收入增速较2020年第一季度的-0.03%略有提升,增速到达3.42%;但在利润端增速上反而从第一季度的 9.46%回落至6.35%。扣除茅台和五粮液之后,白酒行业第二季度仍然负增长,第二季度白酒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为-5.2%和-0.6%。
高端白酒企业2020年上半年业绩亮眼
以贵州茅台和五粮液为代表的高端白酒企业在2020年上半年收入及利润依然能够维持两位数增长,洋河股份、古井贡酒和老白干等区域次高端白酒企业收入利润均呈现小两位数下滑,说明拥有较强品牌力和渠道力的企业,在极端特殊情况下的抗风险能力和渠道调节能力强于缺乏基础市场的泛区域品牌。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白酒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酒类流通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14-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酿酒企业呈现出波动平缓下滑的趋势。截至2019年10月,全国规模以上酿酒企业大幅下滑,其数量为2126家,较2018年末下滑16.50%。
2014-2018年,我国酿酒行业产量呈现出波动下滑的趋势。2018年1-12月,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5631.93万千升,同比增长1.17%。其中饮料酒产量4985.30万千升,同比增长0.90%;发酵酒精产量646.63万千升,同比增长3.24%。
2019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产量达到635.1万千升,同比增长1.4%;啤酒企业累计产量达到3343.1万千升,同比增长1.0%;葡萄酒企业累计产量达到34.7万千升,同比下降10.1%。
2014-2018年我国酿酒行业销售收入呈现先逐年上升再逐年下降的趋势,2016年我国酿酒行业销售收入为9780.6亿元,较上期增长6.3%,为历年最高值;随后我国酿酒行业营业呈现出下滑趋势,2018年其销售额为8122.7亿元,较上年下降12.09%;2019年1-10月酿酒行业实现营业收入681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目前国内酒类流通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名品世家(835961)、银基集团(HK.00886)、华致酒行(300755)、壹玖壹玖(830993.OC)
本文核心数据:规模以上酿酒企业酿酒总产量、规模以上酿酒企业白酒产量及增速、规模以上酿酒企业啤酒产量及增速、规模以上酿酒企业葡萄酒产量及增速
广义的流通是商品买卖行为以及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的各个商品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循环的总过程。狭义的流通是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运动过程,由售卖过程(W-G)和购买过程(G-W)构成。本文中酒类流通主要是狭义的流通领域,指酒类产品从生产市场流向销售市场最终发生购买行为的整个过程。
酒类流通企业包括酒类批发企业、电商平台以及零售平台,批发企业具体可分为中间批发商,包括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等;电商平台则包括早期兴起的B2C平台,如品尚汇、1919等专业酒类流通电商平台;零售企业,包括酒店餐饮、商超、烟酒专卖连锁企业等。
2、产业链剖析:酒类流通环节较多
酒类流通行业的产业链条包括其上游生产商、中间环节即酒类流通企业、下游环节即消费者三大主体。酒类生产商在酒类流通行业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在行业价值链中生产商所占利润较高;酒类中间环节所占的利润约占行业总利润的比例为20%-30%,但由于目前我国酒类流通行业批发、零售环节较多,导致各个环节之间利润层层分割,因此每一级批发商、零售商所占利润相对较低。
在酒类流通行业中,上游酒类生产代表企业有贵州茅台集团、五粮液集团、泸州老窖、洋河酒厂、张裕葡萄酒、雪花啤酒、哈尔滨啤酒和青岛啤酒等;中游酒类流通代表企业有广东粤强酒业、福建吉马集团、名品世家、银基集团、华致酒行等。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进入渠道融合时代
酿酒行业经历多次变化,酒类流通不同类型的经销商也在不断适应市场。尤其是2011-2012年的大拐点上,公务消费下行,团购渠道严重收缩,零售为主的经销商趁势反超成为主流,拥有大量零售网点的连锁酒业形成渠道品牌效应。同时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渗透,渠道扁平化趋势明显,新型零售商如电子商务、O2O电商等迅速崛起。酒企自建电商平台、直营店试图直接对接消费者,一级经销商仍凭借终端渠道优势占有一席之地,中间渠道环节则受到较大压缩。
行业政策背景:“十四五”时期将培育千亿级企业
酒类流通行业主要产业政策包括《关于进一步加强酒类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关于“促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国酒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等。各个产业政策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我国酒类流通行业的发展。
2021年9月8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酒类流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化发展、连锁化运营、标准化引领,多渠道、多业态、多层次、多场景、全覆盖的酒类流通新格局。基本形成依法经营、公平竞争、放心安全、绿色科学的酒类流通发展环境。培育千亿级酒类流通企业1家,百亿级酒类流通企业5家,50亿级酒类流通企业10家。酒类流通连锁化率、城市配送比例大幅提升。“十四五”期间,酒类流通行业主要发展任务如下: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2020年全国酒业经济指标》,数据,中国酿酒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酿酒总产量5400.74万千升,较2019年略有下滑,同比下降2.21%。主要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时间延后。
2019-2020年,我国白酒产量连续两年下降。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酿酒企业白酒产量达到740.7万千升,同比下降2.46%。
在啤酒方面,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酿酒企业啤酒产量3411.11万千升,同比下降2.46%。
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的葡萄种植国家,但我国葡萄酒产量已经连续五年出现下降。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酿酒企业葡萄酒产量41.33万千升,同比下降6.00%。
在发酵酒精方面,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酒精企业完成总产量924.25万千升,同比增长24.26%,是2020年中国酿酒产业唯一产量呈正增长的酒品类型。
3、酒企自建渠道,渠道往扁平化方向发展
整体来看,虽然目前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等酒企的经销商体系略有不同,但是自建门店、踏入电商平台建设、推进渠道扁平化是他们近年来的布局方向。
其中,白酒龙头——贵州茅台面对市场对飞天茅台频频断货、零售价居高不下的争议时,其强调:未来贵州茅台不再新增总代理、特约经销商、专卖店的数量,着重发展自营门店、电子商务等直供渠道,致力于渠道扁平化发展,将飞天茅台的合理价格传导至最终消费者。
并且,根据贵州茅台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2017-2020年,贵州茅台经销商数量不断减少,由2017年的3083个下滑至2020年的2150个。与此同时,贵州茅台还于2014年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上线“茅台商城”、“茅台云商APP”,与壹玖壹玖、酒仙网垂直电商合作。
五粮液在这四家酒企中对经销商的管控力度较弱,因此对渠道改革的决心更强。早在2016年,五粮液便开始了O2O电商布局,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逛走、深圳等10大城市设立了自营线下门店“五粮e店”,同时在天猫、京东开始线上旗舰店,与垂直电商合作。不完全统计,五粮液线下门店1209家,其中旗舰店593家,专卖店616家。
泸州老窖为了掌握渠道可控权,于2015年起也开始削减经销份层级,参股设立国窖、窖龄、特区等多个品牌销售的专营公司,下设子公司负责所在区域的营销,同时自建官方电商网站,进驻天猫、京东等平台。
不完全统计,目前泸州老窖线下门店322家,其中专卖店67家,旗舰店21家,体验馆8家。
近些年,得益于国家经济和酒类市场的快速增长,加上企业的积累和奋斗,酒类流通行业涌现出一批年销售额过1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了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随着酒类流通企业人员素质的提升,经营管理的升级,商业模式的更新,新理念、新技术的应用,酒类流通逐渐从传统落后的行业进入到现代化的发展轨道。2020年由于疫情,聚餐和走访亲戚送礼的机会大大下降,2020年国内酒类流通市场下降一半的增速,对比2019年,达到4%-5%左右的增长。
1、区域竞争:广东、上海企业分布集中
从我国酒类流通行业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来看,酒类流通行业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和广东地区,其次是黑龙江、吉林和四川等地区;其余省份虽然有企业分布,但是数量极少。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等省份酒类流通行业产业链代表性企业分布较多。
2、企业竞争:酒类销售企业数量众多,零售业态多元化
酒类流通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占市场较大份额的大型龙头企业较少,市场集中度较低,整体处于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目前我国酒类经营企业汇总,零售企业占65%,批发企业占比15%,餐饮企业占比18%。
1、酒企自主可控诉求将促使渠道往扁平化方向发展
目前酒企直接对接终端渠道和消费者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对经销商仍有一定的依赖。但是,从长远看,酒企掌握销售自主可控权是酒企的诉求,并且如今酒企在大力进行渠道模式优化,未来酒企渠道将逐渐由长链条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以及消费者市场地位的不断提升,酒类连锁专卖店逐渐开始将自己和传统的名烟名酒门店区分开来,摆脱了传统的形象展示店角色,通过连锁品牌的建立和购物体验的改进,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顾客群体从团购客户向更大的范围覆盖。
虽然酒类电子商务模式逐渐兴起,但当前我国酒类流通仍以传统渠道模式为主。在传统渠道模式中,酒类连锁经营相对于其他渠道模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目前我国酒类流通领域连锁化程度较低,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更注重在某一区域内的合理分布,有品牌、有实力、有文化的连锁品牌将会更有竞争力。
预计我国的酒类流通行业规模在2021年至2025年会持续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均在5%左右。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酒类流通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