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输血行业发展(输血行业发展面临的专业困境)

2024-01-05 9002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输血工作总结报告
  2. 医疗行业还值得做吗有发展前景吗
  3. 输血会议记录

20XX年织金县人民医院临床用血工作在市卫生局、市中心血站、县卫生局的监督指导、关心支持下,在各用血医疗机构及院内各临床科室的大力配合下,经过输血科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基本完成了20XX年临床用血的各项任务。

  

一、科学合理地做好血液监督管理工作。我院作为县卫生局指定的县级储血点,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用血技术规范》,于20XX年7月1日将原血库与检验科分科,独立设置输血科,抽调4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业检验技术人员负责输血科日常工作,配备相应的设施及设备。成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由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主管领导,成员由医务部门、输血科、麻醉科、开展输血治疗的主要临床科室、护理部门、手术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医务、输血部门共同负责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并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制度,明确职责,管理到位。与县内各级用血医疗机构签订用血协议,认真审查其用血资质,定期提供临床输血技术培训。

  

二、合理节约用血,确保输血安全。年初根据20XX年全县用血量,合理制定临床用血计划,建立临床合理用血的评价制度,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20XX年11月至20XX年

  

11月,全县共用红悬液3987U,较上年同期增长2%,血浆24500ml,较上年同期增长1.5%,而同期我院住院病人数较上年增长达30%;严格掌握临床用血适应症和输血指征,做到100%成分输血。并根据临床多年形成的申请用血量,大大超过了实际用血量习惯,降低了备血量,杜绝“人情血”、“安慰血”的输用,认真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输血的好处及其风险,使患者及其家属放心。

  

三、积极参加上级安排的各种临床用血规范培训,积极开展院内各临床用血科室人员业务培训,规范临床用血管理,控制艾滋病和其它传染病通过血液传播,普及有关临床用血的法律、法规,规范临床输血的操作程序,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

  

四、存在的问题。由于受设备条件的影响,我院目前尚不能开展自体输血及紧急采血技术。另外,市中心血站由于血液资源紧张,全市用血量大,长期库存不足,我院输血科血液库存也相应不足,遇急诊用血时经常须紧急调拨车辆到市中心血站取血,往返6—7小时,遇堵车时需时更长,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保障医疗安全。

  

20XX年我院的临床用血工作任务仍然艰巨和繁重,但我们一定会按照市县卫生局工作要求,再接再厉,积极进取,加大设备投入,努力探索节约用血的新型医疗技术。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一年来,输血科在医院领导的关心支持、各临床科室的大力配合以及科室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社会需求、群众满意和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标准,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齐心协力,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了20XX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促进输血科持续发展。以下是对输血科在20XX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

  

因此,科室坚持加强全科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教育和基础知识及技能的培训,为确保医疗安全提供保障。进一步完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工作质量标准、管理方案、管理办法,使输血医疗活动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促进质量改进持续化,有效控制输血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临床输血治疗的安全、及时、有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效果。在完善的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下,我院临床科学、安全、有效输血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提供人性化服务,提高科室美誉度。

  

4.诚信服务,取信于民,构建和谐的外部环境。实行服务承诺并认真兑现,收费透明、公开、公正,探索更加及时有效、让顾客明白放心的告知途径及方法。在服务流程再造上下功夫,提高人性化的服务水平。配合临床开展输血及血液治疗,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推广成分输血、自身输血和输血新技术,宣传现代输血专业知识和进行临床输血技术指导。进一步协调好与血站、临床各科室的关系,与其加强沟通和交流,以便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服务,设法满足临床的用血需求,积极参与临床的血型相关疾病的诊治及输血医疗工作,密切配合各科室的抢救工作,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为积极做好伤病员医疗救治工作,在血源紧张、偏型血荒情况下,举全科之力确保伤员的输血治疗工作得到落实。全科人员踊跃报名参与志愿服务,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连续作战,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先进事迹

  

科主任带领全科员工与时俱进,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凝聚力工程建设,规范服务和优质服务,作为这个优秀团队的文化构筑工程。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在政治上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会议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党(转载于:www.cNBotHwin.cOm博威范文网:输血工作总结)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一切为病员服务”的理念,用“八荣八耻”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推动科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及全卫生行业纠风专项整治活动的动员教育和自查自纠工作,结合全市民主行风评议以评促建工作,加强行风建设,规范服务行为。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责任制,

  

在输血管理委员会的带领和关怀下,在院各科室的支持理解和帮助下,全科职工齐心协力,注重抓输血科质量管理,规范输血科的`标准操作,较好的完成了科室要求输血科目标管理中的各项工作。

  

1、配合临床输血工作:积极配合临床个科室常规和紧急供血输血工作,准确、及时、无差错。

  

2、帮助科室人员和新来的人员快速准确的完成输血科的各项工作和交接工作。

  

二、积极开展输血科室内血液使用的安全质量控制和认真参加和学习血站组织的加强输血科质量质评工作各项会议。及时向领导汇报和落实参加的会议精神。

  

1、输血科能认真按照上级的要求,开展输血科质量控制工作。严格执行血型正反定型操作,输血科冰箱的温度控制(恒定在2~6℃)。

  

2、积极认真参加向其他单位学习工作:

  

通过参加此项学习,提高了我科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加强科室管理,提高输血科人员的整体素质:

  

1、按照实验室验收标准和医院管理年的要求,全科人共同努力和帮助下,建立健全了科室管理文件(包括各项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各级人员责任),质量管理文件,输血科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SOP),维护保养操作规程,实验室仪器标准操作规程等等。为进一步加强科室管理,提高输血配血效率和人员的整体素质,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输血科管理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深受领导关心和帮助指导,至此在精神面貌、工作热情、工作质量有很大的提高。

  

质量管理是一项最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是从整章建制抓落实入手。落实制度,按照操作规程去进行各种操作,按照仪器维护按日、周、月、年维护要求去做好维护保养工作,按照所开展的工作要求、特点、项目去开展业务学习。今后力争抓出成效。

  

五、二零一二年工作任务、目标:

  

1、继续认真落实综合目标管理,按照上级的要求和医院管理年的标准以质量为生命,全面提高输血科人员整体素质、水平。

  

2、积极配合临床输血工作,进一步加强输血安全和效率。

  

3、认真学习、撰写论文、抓好帮助新进人员的各种工作。

  

1、血库管理中,严格执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一丝不苟,形成惯性,仍有些欠缺。

  

2、思想教育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多奉献,少索取,精诚团结。

  

3、输血科质量控制体系中,应注意加强每一系小环节,从而保证配血输血质量,准确无误。

  

4、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成分输血的比率,合理利用血液,杜绝浪费。

  

输血科负责人:李咏霞 20XX年12月22日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迈瑞医疗(300760)、华大基因(300676)、迪安诊断(300244)、美康生物(300439)、鱼跃医疗(002223)等。

  

本文核心数据: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医疗器械企业占比等

  

根据2021年3月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

  

医疗器械行业技术进步、企业成长和市场扩展等都与上下游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上游行业的科技进步将直接影响到医疗器械的技术走向。医疗器械行业的上游行业为医疗器械零组件制造,涉及的行业有电子元件、原材料、软件系统、新兴技术等领域。其中电子元件行业为大型医疗设备提供电子元件、电路板、芯片等电子零部件;原材料行业为医疗器械行业设备生产提供特殊材料等。国家的基础工业如橡胶、塑料、电子、钢铁、紧固件、有色金属等上游行业加工制造能力决定了医疗器械原材料或半成品的质量、技术水平和成本。同时,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也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创新注入新鲜血液。

  

医疗器械行业的中游行业为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以及服务的相关行业。

  

医疗器械的下游产业是医疗卫生行业,医疗卫生行业是为全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的要素、活动和关系的总和,其最重要的基本功能是医治和预防疾病、保障全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业的运行主体是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计划生育机构、爱国卫生运动机构以及医疗卫生研究机构等,其中最为重要的主体是各级各类医院。

  

在行业上游领域,代表企业主要有水晶光电、住友瑞科、卫宁健康、乐普医疗等企业,中游企业主要有美敦力、雅培等国际企业和迈瑞医疗、鱼跃医疗等国内企业,产业链下游主要为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其他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检验/体检机构等。

  

行业发展历程:目前处在高治疗发展阶段

  

在2000年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在50年代~60年代的改造调整背景下,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有较大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2000-2015年期间,我国医改政策导致卫生机构需进行器材和设备的更换以及补充,刺激了我国中低端产品和技术的快速增长。但高值医疗器械市场被进口产品占领。在2015年后,我国医疗器械创新政策频出,头部企业积极布局,创新医疗器械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此外,为加速国产化替代,我国颁发了相关政策;个别省份像是江苏省等更是禁止进口产品在公立机构中进行招标。

  

1、行业整体情况:医疗设备占比近60%,整体国产替代水平较低

  

总体来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国产替代发展相对较弱,尤其在高值医用耗材领域,国产替代程度整体相对较低,是医疗器械领域国产替代“洼地”,相关细分产品发展现状如下:

  

注:满分★★★★★,☆为半星。

  

从细分市场结构来看,2021年中国医疗设备行业占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中游细分产品的市场规模的最大比重,达到5533亿元,占比59.91%。

  

2、高值医用耗材:2021年市场规模近1500亿元

  

由于目前行业并没有对高值医疗器械的准确定义,广义上高值医疗器械为全部高价格的医疗器械,前瞻则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1版)》中的定义将狭义的高值医用器械定义为一般对安全至关重要、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限于某些专科使用且价格相对较高的医疗耗材。

  

受益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健康需求不断增加,中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保持着稳步增长。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蓝皮书(2021)》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高值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为1305亿元,受疫情影响仅同比小幅增长3.74%。随着我国高值医疗器械行业的整体技术革新及产业链成熟,中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或持续上升,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或接近1500亿元,同比上升12.03%。

  

3、低值医用耗材:2021年市场规模超1100亿元

  

低值医用耗材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普遍应用的价值较低的一次性医用材料,包括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引流袋、引流管、留置针、无菌手套、手术缝线、手术缝针、手术刀片、纱布、棉签、医用口罩等。

  

受疫情全球范围蔓延的影响,2020年低值医疗耗材市场,尤其是口罩、防护服等应急防控耗材,短时间内需求呈十倍以上爆发。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蓝皮书(2021)》,2020年我国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约为970亿元,同比增长25.97%。据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低值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或近1200亿元,同比上升21.09%。

  

4、医疗设备:2021年市场规模超5500亿元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医疗设备是医疗、科研、教学、机构、临床学科工作最基本要素,即包括医用医疗设备,也包括家用医疗设备。

  

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全国乃至全球以监护仪、呼吸机、ECMO为代表的医用设备销售爆发式增长,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蓝皮书(2021)》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达4556亿元,同比增长26.52%。据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或超5500亿元,同比上升21.44%。

  

5、IVD(体外诊断):2021年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IVD(体外诊断),从广义上讲,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从狭义上讲,体外诊断产业主要指体外诊断相关产品,包括体外诊断试剂及体外诊断仪器设备。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将体外检测带入了民众的视野。疫情爆发,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需求暴增。国家药监局针对核酸检测试剂盒开辟了快速审批通道,不少产品快速上市,体外诊断企业业绩也随之“一飞冲天”。在疫情的催化下,我国体外诊断行业飞速发展。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蓝皮书(2021)》数据,2020年体外诊断(IVD)市场规模达890亿元,同比增长24.30%。据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或超1000亿元,同比上升19.73%。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生产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数量有28954家;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北、湖北、上海、江西、安徽、河南等地。其中,广东共有5221家企业,江苏共有3580家。

  

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528亿元,约占整个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27%。由此可见,我国医疗器械仍以非上市企业为主。

  

当下,迈瑞医疗、英科医疗、乐普医疗、东方生物、新华医疗的营业收入在上市企业当中为TOP5。其中,迈瑞医疗在上市企业规模的市场份额约为10%,在整个市场的市场份额约为3%。

  

注:左边是在上市企业规模中的市场份额,右边是在整个市场规模的市场份额。

  

医疗器械行业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未来随着中国医疗体系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或将持续上升。

  

基于此,前瞻估测2027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或将超过2.5万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18%。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具有起步晚、规模小、产品单一的特点。但经过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现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已成为一个产业门类比较齐全、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需求旺盛的朝阳产业。随着国家政策支持与优化、医改不断深入、人口老龄化不断凸显、消费能力和健康意识提升,促使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尤其是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而国内高歌猛进的医疗器械市场,在兼具资金和技术优势的国际医疗巨头的青昧下,行业竞争激烈,机会与挑战并存,未来中国医疗器械或有以下发展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会议记录就是把会议的基本情况、报告、发言、决议等内容记录下来,帮助我们今后了解情况。下面是由我推荐的输血会议记录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血液质量管理工作委员会07年会会议纪要

  

1、会议地点:贵州省贵阳市华美达神奇大酒店

  

3、与会者:血质委委员24人,出席17人,委派代表出席2人,请假5人,特邀10人。合计出席会议29人。

  

-委员:朱永明(副主委)、郑必先(副主委)、李安丽(副主委)、田常俊、王军、周源、后平钦、王平、吴荣桂、叶世辉、刘振强、汪传喜、陈琳、邱艳、李立兮、翟晓萍、徐忠(兼秘书)

  

-代替委员出席:李金明(代替申子瑜)、栾燕(代替刘显智)

  

-委员请假:程勤侦,文国新,杨通汉,王红梅,连智杰

  

-特邀主任和专家:严力行、郭永建、梁晓虎、唐荣才、钱开诚、曾敏、赵林、沈武、董薇、时进政

  

1、朱永明主委做开幕发言,回顾第四届血质委03-06的工作。主要有:

  

2)委员会工作职责:(经四届常务理事会通过)

  

-协助制订和修改国家有关血液质量标准

  

-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制订和修改行业标准

  

-对血站质量管理和质量标准进行调研和咨询

  

-举办血液质量管理和检测方法学习班、培训班、经验交流会

  

-委员会成员作为《执业验收》专家库人选可被推荐参加执业验收

  

-承办中国输血协会赋予的其它有关工作

  

按照中国输血协会章程,制订了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管理办法和工作职责范围,除组织每年常规工作会议外(2003-6),还举办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质量管理研讨会。按照协会规定,制订委员会年度计划,上年度工作执行及完成情况报告、财务预算等,并上交中国输血协会。

  

-2003年11月17日-19日江西省南昌市:

  

委员们作自我介绍。讨论《2003年度委员会工作总结》草案和《2004年委员会工作计划》草案;委员们介绍各自地区开展血液质量管理的经验,对委员会和协会今后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于《血站管理办法》和《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广泛征求意见,并将修改意见稿通过协会提交给卫生行政部门。

  

-2005年5月25日至26日陕西省西安市

  

交流了全国各地血站QMP实施情况;特邀了北京和上海有关法律专家就有关采供血相关法律关系进行了探讨,起草了血站无过错的应对诉讼指导原则。

  

讨论《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结合各个血站在学习和落实《规范》过程中的体会,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希望卫生行政部门能够进一步明确。

  

部分委员作为卫生部师资参与世界卫生组织《质量管理项目(QMP)培训班》;2003-2006四年中,血质委和上海市血液中心合办了6期《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培训班》,其中2003年度三期,2004、2005、2006年度各一期,培训班总共汇集接待来自23个省市的近500名学员;2006年2月28日血质委与上海市血液中心合作在上海市血液中心网页上开通了质量Q&A栏目。

  

2、朱永明主委提出本次会议的议题、议程、主持人(见下文),与会者对此一致赞同。

  

3、朱永明代表血质委和与会者衷心感谢贵州省血液中心的领导和有关同志的周到安排,衷心感谢生物梅里诶诊断产品有限公司对本次会议的全力支持。

  

4、贵州省血液中心曾敏书记作热情洋溢的发言,欢迎各地专家和同行来到贵州和贵阳指导、交流。

  

5、交流各自血站在实施一法两规中的经验和困惑(主持:郑必先副主委和王军委员)

  

福建省血液中心郭永建主任、上海市血液中心钱开诚副主任分别做了学习贯彻一法两规的导引发言。

  

与会者结合各自单位贯彻实施一法两规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交流发言,与会者一致认为卫生部出台的一法两规,明确了血站的设置和执业的要求,从质量体系、质量职责、人力资源、设备物料、环境卫生、持续改进等方面,提出了血站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原则,对于确保血站依法执业,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

  

对于实施一法两规中的困惑,与会者建议卫生主管部门:

  

1)鉴于各地对一法两规的术语和条款有不同的理解,应尽快组织人员起草一个释义文件或实施细则,譬如:

  

-受过培训的有资质的护士能否进行献血者健康体检和征询评估?

  

-用于质控的标准品和试剂如何确认?

  

-初次反应性标本进一步复检取用原留样试管还是血袋配血管再次检测?

  

-实验室作为血站的隶属部门,应该专门建立一个实验室质量手册,还是作为血站质量手册的一部分

  

2)中心血站在办法中没有血液检测职责,因此中心血站检验的授权问题,应有一个严谨的法律解释。

  

3)规范中一些量化的条款(资源、卫技人员和专业人员专业、资格等)对血液中心、中心血站等不同级别、不同业务范围(如是不是做血液检测等)的单位应有适当区别

  

4)加强对血站检查监督人员的专业培训,建议实行培训和检查资格制度

  

-呼吁有关部门能够适应血站业务发展的需要,根据各地不同的业务情况、成本核算,适时调整血价,特别是血浆的价格

  

-2006年卫生部全国血液工作会议时,要求加强血液科研,但是由于新血价等政策调整、血液研究归口不明等问题,目前各地血液科研工作无论是质量和数量都远远落后于采供血工作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拉大。

  

6、关于影响血液质量和血液安全的其他技术和管理问题(主持:李安丽副主委)

  

广州血液中心汪传喜副主任作了血液去白细胞过滤-优点、制备、应用与必要性的引导报告;浙江省输血协会严力行主任作了核酸检测技术及其在血液筛检中的应用现状的报告;上海市血液中心办公室沈武副主任作了采供血系统的编码标准ISBT-128的报告。

  

在上述引导报告的基础上,与会者对影响血液供应和安全的一些重大和紧迫的问题(如NAT、发光法等新的血液检测方法、血液去白过滤、ALT检测、血站信息系统等)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达成共识如下:

  

-随着奥运会、世博会、国际交往日益增加,保障血液安全不仅是一个医学和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国际影响的政治问题;

  

-NAT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可以缩短检测窗口期,进一步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在发达国家和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献血者化验中到了广泛的采用;

  

-NAT技术要求高,成本也比较高,要全面推广目前必需做充分的效益/成本分析;

  

-如同其他的准入要求一样,NAT的技术、试剂、仪器必需经过验证和国家权威部门的认可;

  

-NAT和其他新兴且成熟的化验技术(如化学发光法)应当列入技术规程作为血液筛查的可选项目,实验室质控的策略和方法也要做相应的改变;

  

-国内一些血站的试运行已经发现酶标法阴性/核酸法阳性的血液标本;

  

-目前的血价等管理政策抑制了血站研究、探索采用血液安全新技术的积极性,不利于进一步提高血液安性;

  

希望有关部门尽早组织/协调对将NAT、发光法等引入规程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研究,并作出符合国内采供血工作实际和提高血液安全的结论。

  

2)关于去白细胞过滤(滤白),会议认为:

  

-全面滤白是必要的,对血液安全的作用是肯定的,效益/成本是高的;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无论从滤白效果还是质量控制角度来看,滤白都应该由血站在血液保存前进行,医院滤白的效果尚没有得到证实。国内有些省卫生行政部门已经下文禁止医院进行滤白,值得总结和推广;

  

-滤白的质控标准要明确并有依据,滤白器材和滤白效果要验证;

  

-滤白的技术、耗材必需经过验证和国家权威部门的认可;

  

-目前的血价等管理政策阻碍了血站开展全面滤白,不利于进一步提高血液安性;

  

希望有关部门尽早组织/协调对上述问题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研究,并作出符合国内采供血工作实际和提高血液安全的结论。

  

3)关于ALT检测,会议认为:

  

-国内外对于采供血机构是否需要对血液进行ALT检测以及ALT检测)上限的确定有不同的认识

  

-国内关于ALT与TR-病毒肝炎的特异性关系尚无定论,对于是否保留ALT、ALT的标准缺乏实验依据、缺乏共识

  

-有专家建议应调整献血者筛查模式,如采血前检测ALT确实可以减少血液报废率,但是不适合作为国家统一的血液检测策略,因为无法标准化,质控困难。建议通过科学的设计、大量的统计数据,确定一个对献血者和受血者都负责任的ALT检测标准区间。)

  

希望有关部门尽早组织/协调对上述问题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研究,并作出符合国内采供血工作实际和提高血液安全的结论

  

4)关于MIS信息编码的统一,会议认为:

  

-卫生管理部门要求血站采供血采用计算机管理,许多省市正在尝试更新计算机系统,建立全省网络,有关信息编码标准的统一问题日益迫切

  

-计算机信息编码涉及采供血技术和成分术语、数据翻译、技术实现、数据资源分配、日常维护等一系列过程,建立和维护一套安全、可靠的系统需要持续、大量的人员、资金、技术的投入

  

- ISBT-128码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血站信息编码国际标准,并已扩展到干细胞采集、器官移植等相关领域,ISBT-128得到了绝大多数国际主流计算机、采供血器材和耗材厂商的支持,全世界已经有包括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内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式采用此标准。采用ISBT-128需要支付维护费,但是是在国内血站可接受范围内的。(年采血一万单位约人民币500元)

  

-国内目前信息编码五花八门,相当一部分是参照了ISBT-128编码自编一套,既有侵犯ISBT-128知识产权的的嫌疑,本质上又与其他自定义码没有区别

  

-关于使用ISBT-128可能导致泄漏国际机密的说法,目前尚不能得到证实

  

希望有关部门尽早组织/协调对信息编码标准统一的必要性、和如何统一的问题进行研究,避免各地信息系统开发潜在的巨大浪费,提高血液管理、血液安全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中国输血协会2006年的工作计划里推荐将ISBT128码作为血站信息编码标准,质委会建议国内血站在国内标准尚未统一时,应当积极考虑注册成为ISBT128的用户,合法地使用此标准,并及时享受技术服务、字段保护等应有的权利。

  

7、朱永明主委作会议总结,并要求血质委秘书处及时整理会议纪要,请全体与会者修改后及时交中国输血协会,并由协会交有关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8、朱永明代表中国输血协会感谢四届血质委委员的工作,代表血质委秘书处感谢贵州省血液中心为会务所做的工作,感谢大家积极参与、以及富有建设性的探讨,使得本届血质委工作能够圆满顺利地完成。

  

中国输血协会血液质量管理工作委员会秘书处

  

6月21日,在办公楼二楼会议室召开输血管理委员会会议,输血管理委员会成员除李文澎外均参加会议,会议由刘清华副院长主持。

  

首先,输血科主任付道勇汇报2014年上半年临床用血情况:共计1035人次输血,其中输红细胞1967u,血浆1137ml,冷沉淀198袋,血小板42个治疗量,成分血比例100%。总用血量3343单位(包括u、ml、袋和治疗量),与去年同期比较,同比增长率为3.35%,分析主要原因是2014病人数量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多。各临床科室严格掌握输血指证,用血更加合理;输血申请单填写规范。半年来,仅发生一例输血不良反应,妇科一患者在输血中出现皮肤瘙痒、散在皮疹,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经调查,输血科在交叉配血、发血及临床科室在输血过程中均无不当操作,分析原因考虑与患者体质有关,发生输血过敏反应;有一例大量输血者(24小时输血量>1600ml),为普外科患者,因复合外伤引起失血性休克,应用红细胞12u,血浆1000ml,血小板两个治疗量,冷沉淀20袋,输血前临床科室亦按照输血管理规定,填写《大量输血申请表》上报至医务科审批。

  

随后,与会委员们结合实际工作,分别对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报,并积极的讨论,提出合理的建议。

  

输血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天亭主任强调,输血疗法作为临床治疗方法之一,应用较广泛,输血工作质量对医院的医疗质量影响也越来越大,临床输血是医疗、医技、护理众多人员先后参与,共同完成的一项治疗任务,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或不规范操作,都可能影响输血治疗,甚至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医院输血管理工作始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保证临床用血安全。通过前期二甲达标评审规范化培训,总体质量较好。但仍有不足之处:如部分科室个别病例临床输血记录欠规范;临床输血不良反应上报例数太少,是没有不良反应?还是漏报?输血科缺乏主动参与输血质量管理工作意识,应主动到临床科室指导用血,多去临床用血较多科室进行审查用血指证是否明确,用血是否规范合理;同时,今后要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新业务如自体输血等,并积极开展输血知识宣传。随后,护理部等各职能科室分别介绍了各自在输血管理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改进建议。

  

最后,输血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清华副院长进行了会议总结。她首先对有关职能科室的临床输血管理工作给予充分认可,并对今后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1、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做好新进人员临床用血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培训工作;2、检验科和输血科人员应做好实验室检查;护理人员应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做好观察和护理工作,以减少或避免输血治疗的危险性。3、要加强交流与沟通,规范临床输血,提高医疗服务质量;4、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规范医疗行为,临床输血应把握能不输则不输,能少输则少输的原则,既要有效控制临床用血量,又要合理、安全、有效用血,满足临床的用血需求,保障临床输血安全,为临床、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特别提出对输血科的要求:1、加强输血不良反应及时上报意识;2、重视安全发放与检测的重要性,做好临床用血登记,加强输血回访工作,建立不良反应登记本,做好总结,整改不足;3、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新业务,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输血行业发展(输血行业发展面临的专业困境)